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壳聚糖-肠三叶因子纳米粒制备与体外转染的实验研究
引用本文:孙 勇,王良喜,孙曙光,毛学飞,邓向东,潘晓峰,张 方,陈宝君,勒 娟.壳聚糖-肠三叶因子纳米粒制备与体外转染的实验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4(8):1034-1039.
作者姓名:孙 勇  王良喜  孙曙光  毛学飞  邓向东  潘晓峰  张 方  陈宝君  勒 娟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烧伤科,江苏 徐州 221004;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烧伤科,江苏 徐州 221005;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烧伤科,江苏 徐州 221006;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烧伤科,江苏 徐州 221007;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烧伤科,江苏 徐州 221008;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烧伤科,江苏 徐州 221009;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烧伤科,江苏 徐州 221010;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烧伤科,江苏 徐州 221011;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烧伤科,江苏 徐州 2210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252),南京军区医学科研课题重点项目(09Z007),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院管课题(YN2012027)
摘    要:目的:构建hITF基因传递系统,检测其细胞转染效果?方法:首先构建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的真核表达载体,再利用复凝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及大小,并利用HEK293细胞检验纳米粒的转染能力,最后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的转录及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出hITF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复凝法制备了不同N/P比的壳聚糖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到粒度< 1 000 nm,粒径呈窄分布;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壳聚糖纳米粒对HEK293细胞的转染率约为80%,和脂质体的转染率基本一致;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说明hITF被成功转录并分泌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ITF理想的基因传递系统,为壳聚糖介导hITF基因治疗的应用打下基础?

关 键 词:人肠三叶因子  壳聚糖  基因治疗  转染
收稿时间:2014/1/16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