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小鼠腹腔移植的生物学评价料 |
| |
引用本文: | 孙林,张华安,王为,马小军.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小鼠腹腔移植的生物学评价料[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30): 87-89 |
| |
作者姓名: | 孙林 张华安 王为 马小军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医学材料工程组,辽宁省大连市116023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10003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八六三”项目(2003AA2051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36040) |
| |
摘 要: | 目的:实验证明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和免疫隔离特性,用于体外细胞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植入体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细胞黏附和纤维化现象,因此对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作为细胞移植用的免疫隔离载体在体内的移植效应进行评价。方法:实验于2004-03/07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部生物医用材料工程实验室完成。采用自制静电液滴发生器制备海藻酸钙凝胶微球,以一定浓度海藻酸钠溶液中和成膜后的海藻酸钙微球即得到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将对数生长的L929细胞消化后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匀,转移至静电液滴发生器,制备包封细胞微囊。取小鼠8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①对比观察材料对移植的影响:取3组小鼠,每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移植单纯的海藻酸钙胶珠、壳聚糖成膜的海藻酸钠微囊和最外层用海藻酸钠中和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在移植后的第7天和14天观察微囊回收率。②对比观察粒径对移植的影响:另取两组小鼠,分别移植粒径为200μm左右和粒径为500μm左右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于移植后1,4,14d观察微囊回收率。③对比观察细胞的存在对移植的影响:取两组小鼠分别移植空的微胶囊和包封有L929细胞的微胶囊。于移植后4,14d观察微囊回收率。回收率:(回收微囊体积/移植微囊体积)&;#215;100%。结果:84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材料微囊回收率:壳聚糖成膜的胶珠引发的黏附最重,外层以海藻酸钠中和后的微囊其次,而单纯的海藻酸钠胶珠在所考察的时间内基本没有引起黏附。(2)不同粒径微囊回收率:粒径为200μm左右的微囊相对于粒径为500μm的微囊引发的黏附略有增加,但差别不明显,粒径200μm左右的微囊彼此聚集的特点导致回收率低于粒径为500μm左右的微囊。③在细胞微囊与空微囊回收率:与空胶囊比较,包封细胞的微囊黏附程度明显增加。结论:黏附程度随着粒径的增加而略有增加,壳聚糖是引发黏附的主要原因,细胞的存在提高了黏附程度。
|
关 键 词: | 壳聚糖 藻酸盐 胶囊 移植 |
收稿时间: | 2005-05-17 |
修稿时间: | 2005-07-02 |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transplantation of sodium alginate/chitosan., microcaPsule into abdominal cavity of rats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