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弥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姓名:王琨  郝强  沈洪兴
作者单位:1.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 上海 200433;2.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影像科, 上海 200433*通信作者
基金项目: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1255”计划基金(CH12550900)
摘    要:
脊髓型颈椎病(CSM)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由颈椎退变导致脊髓慢性受压所引起。磁共振成像(MRI)可显示椎管是否狭窄、脊髓受压的程度和信号的改变,但对脊髓轻度变性和微观结构的改变敏感性较低且不能定量分析。弥散张量成像(DTI)是一种可以评价神经纤维细胞内外水分子弥散特征的MRI新技术,评价参数包括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并可利用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清晰地显示出神经纤维束的形态,是目前唯一可无创显示活体神经纤维束的方法。研究表明,DTI参数对CSM的早期诊断、神经功能评估和预后判断较常规MRI更加敏感,DTT可清晰显示脊髓纤维束形态和连续性的改变,也可准确评估神经功能并预测患者手术预后,但脊髓DTI成像仍有许多干扰因素,脊髓DTI参数如何测量和分析尚无统一标准,并且DTT能否完全反映脊髓真实病理状态,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脊髓DTI成像技术发展和DTI在CSM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 键 词:脊髓型颈椎病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各向异性分数  纤维束示踪成像
收稿时间:2014-03-24
修稿时间:2014-05-20
点击此处可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