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多期相CT对乳头状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
引用本文:周红俐,陈世孝,任勇,张福洲,孙昊,金征宇.多期相CT对乳头状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20(7):888-892.
作者姓名:周红俐  陈世孝  任勇  张福洲  孙昊  金征宇
作者单位:637000四川,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周红俐、陈世孝、任勇、张福洲);100032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周红俐、孙昊、金征宇)
摘    要:【摘要】目的:探讨多期相CT对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8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33例PRCC患者的多期相CT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分析不同亚型在临床指标、CT影像特征、多期相CT值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Ⅱ型PRCC的病理学分期及分级均显著高于Ⅰ型(T3+T4期肿瘤,31.8% vs 9.1%;高级别肿瘤,54.5% vs 9.1%)(P<0.05),两型在性别、年龄、高危因素、肿瘤最大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两型在形态、边界、异质性、CT分型、集合系统受累、囊变坏死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Ⅱ型病灶主要呈分叶状(54.5%),边界模糊(63.6%)、密度不均(95.5%),易浸润性生长(50%)、常伴集合系统受累(40.9%)和囊变坏死(81.8%),在钙化、淋巴结增大、静脉癌栓形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型皮髓质期净增CT值分别为(17.18±17.60)HU、(38.91±22.31)HU,Ⅰ、Ⅱ型实质期净增CT值分别为(26.45±12.06)HU、(40.00±18.96)HU,两种亚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增强三期、延迟期净增CT值及绝对洗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期相CT对PRCC亚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关 键 词:癌,肾细胞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