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肥胖与大肠腺瘤关系的临床及分子机制
引用本文:王娜,黄志刚,陈锡美,叶荣菊,王讳,张霞,张建培. 肥胖与大肠腺瘤关系的临床及分子机制[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 16(29): 3283-3288
作者姓名:王娜  黄志刚  陈锡美  叶荣菊  王讳  张霞  张建培
作者单位:1. 上海长宁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市,200336
2. 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市,200065
3. 上海静安区老年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市,200040
摘    要:目的:初步了解肥胖人群患大肠腺瘤的危险性,并进一步深入探讨肥胖与大肠肿瘤的关系及其防治.方法:选择2006-12/2007-12在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539例,分为大肠腺瘤组(n=250)和正常对照组(n=289),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及臀围,利用多因素Logistics/归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大肠腺瘤组中选择4例病理为管状腺瘤或绒毛管状腺瘤的大肠息肉组织,2例BMI>24kg/m2,WC>85 cm;2例BMI<24kg/m2,WC<85 cm,进行信号通路功能芯片基因筛查.结果:肥胖或腹型肥胖(以BMI和WC划分)患大肠腺瘤的调整后OR值分别为2.48(95%CI:1.19.5.20,P=0.016)和1.75(95%CI:1.15-2.66,P=0.009),其中男性调整后的OR值分别为4.10(95%CI:1.26-13.31,P=0.019)和1.70(95%CI:1.00-2.88,P=0.019),以BMI划分的超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WHR划分的腹型肥胖在各种分析中均无统计学意义.基因芯片杂交结果显示,两组差异表达的基因共23个,其中BMI>24 kg/m2组比BMI<24 kg/m2组表达上调有6个,下调有17个,脂肪细胞因子Foxa2表达上调,IL-8和Leptin滚达下调.结论:肥胖或腹型肥胖与大肠腺瘤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肥胖男性的患病风险明显大于女性;患大肠腺瘤肥胖人群的腺瘤组织中存在一些异常表达的因子.

关 键 词:肥胖  大肠腺瘤  流行病学  功能分类基因芯片

Clinic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esity and colorectal adenom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