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化学成分谱-减毒作用谱-生物信息谱”关联分析整体评价雷公藤配伍金钱草的相杀减毒作用机制
引用本文:王君明,李金花,蔡泓,李金洋,张月月,李军,崔瑛.从“化学成分谱-减毒作用谱-生物信息谱”关联分析整体评价雷公藤配伍金钱草的相杀减毒作用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3):15-20.
作者姓名:王君明  李金花  蔡泓  李金洋  张月月  李军  崔瑛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药学院, 科研实验中心, 郑州 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 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药学院, 科研实验中心, 郑州 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 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药学院, 科研实验中心, 郑州 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 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药学院, 科研实验中心, 郑州 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 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药学院, 科研实验中心, 郑州 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 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药学院, 科研实验中心, 郑州 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 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药学院, 科研实验中心, 郑州 45004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503269);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6HASTIT032);河南中医药大学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人才培养项目(2014KYYWF-QN01);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15XCXRC01)
摘    要:目的:整体评价雷公藤(LGT)配伍金钱草(JQC)后在荷瘤状态下的相杀减毒作用机制。方法:以配伍前后12个差异特征成分为化学成分谱,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和尿素氮(BUN),肝丙二醛(MDA),肾MDA共6指标为减毒作用谱,以肝和肾的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白细胞介素(IL)-10共12个生物指标作为生物信息谱,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整体评价LGT-JQC在荷瘤S180和H22肿瘤状态下的相杀减毒作用及其机制,通过对"化学成分谱-减毒作用谱-生物信息谱"灰色关联分析(GCA)评价化学成分和生物指标对其相杀减毒作用的贡献大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LGT单用后使S180和H22的减毒作用谱得分Z_1值和Z_3值均显著升高(P0.01);与LGT单用组比较,LGT-JQC在质量配比为4∶1,2∶1,1∶1,1∶2,1∶4配伍时均能显著降低LGT引起的过高水平的Z_1值和Z_3值(P0.01);LGT-JQC在质量比为4∶1,1∶1,1∶2,1∶4配伍时的Z_1值和Z_3值均明显高于质量比在2∶1时相应的Z_1值和Z_3值(P0.01)。LGT能使S180和H22荷瘤状态下生物信息谱得分Z_2值和Z_4值均显著降低,配伍JQC可使Z_2值和Z_4值显著升高。对二者在S180和H22肿瘤状态下相杀减毒作用贡献最大的化学成分分别为3#和10#特征成分,贡献最大的生物指标分别为肾GPx和肾GSH。结论:LGT和JQC在质量比为4∶1~1∶4配伍时,对LGT所致的荷瘤S180和H22肿瘤状态下的毒性均有减毒作用,二者相杀减毒的最佳配比均为2∶1,减毒作用体现了中医"有故无殒"思想,其减毒作用机制涉及肝、肾的抗氧化损伤及抗炎症反应,其中尤以肾GPx(S180)和肾GSH(H22)对减毒作用机制的贡献最大。

关 键 词:相杀减毒机制  主成分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整体评价  "有故无殒"  金钱草  雷公藤
收稿时间:2018/3/25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