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使用双腔起搏器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姓名:卓柳安  杨进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科,柳州,545001
摘    要:
目的了解起搏器术后随访的重要性以及起搏器诊断功能对临床的帮助,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与起搏器有关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使用双腔起搏器患者的临床情况,了解其基础病因、心律失常类型、植入起搏器类型以及并发症。结果16例患者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房室阻滞1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RR长间歇1例、Ⅱ度Ⅱ型房室阻滞伴阵发性心房扑动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术后2例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双套管送两根导管途径植入的患者发生囊袋血肿。植入3个月后与植入时比较,心房、心室电压阈值均很低,无统计学差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R-R长间歇、Ⅱ度Ⅱ型房室阻滞伴阵发性心房扑动、窦性心动过缓共5例患者发生模式转换,34d中模式转换次数为416次,平均12.2次/d。结论①合理应用现代起搏器的自动化功能和诊断功能,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病人的心律、心率情况以及起搏器的工作情况,及早发现有关并发症;②在双腔起搏器植入早期采用分两次左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植入能有效避免囊袋血肿的发生;③术前根据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心脏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起搏器及导线系统,并且在术后定期随访、定期程控非常重要。

关 键 词:必律失常  起搏器  随访  程控
文章编号:1673-6575(2006)05-0373-0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