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
| |
作者姓名: | 陈斯一 王滔 林瑜 刘俊 |
| |
作者单位: | 福建省立医院儿科,福州,350001 |
| |
摘 要: |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由于体内存在抗血小板自身抗体,血小板被吞噬细胞所被坏。血小板参数测定能够反映骨髓的代偿情况,有助于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动态观察了ITP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
|
关 键 词: | 特发 血小 紫癜 参数测定 变化 临床 意义 治疗前后 患儿 动态观察 鉴别 情况 吞噬细胞 自身抗体 存在 发育 巨核细胞 骨髓 出血性疾病 自发性 |
修稿时间: | 2008-02-29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