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急性心肌梗塞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的临床意义
作者姓名:李淑琴  王冬
作者单位:运城地区人民医院 044000(李淑琴),运城地区人民医院 044000(王冬)
摘    要:
<正> 体表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未电势(PTFV_1)临床意义早于1964年由Mor(?)s首先报告。称为Morris指数。其后,国内外对PTFV_1在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预后估计和左室泵功能判定进行大量研究,肯定了其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1989~1992年我们观察的15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的PTFV_1分析,探讨PTFV_1的临床意义。 154例AMI中,男115例,女39例,年龄在40岁以下5例,41~60岁82例,60岁以上67例,平均年龄58.4岁。 以PTFV_1≥—0.03mms为PTFV_1正常组,计86例(55.84%),其中男72例,女14例;40岁以下4例,41~60岁45例,60岁以上37例。以PTFV_1<—0.03mms为PTFV_1异常组,计68例(44.16%),其中,男43例,女25例;40岁以下1例,41~60岁37例,60岁以上30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