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金匮要略》痰饮的辨证与治疗探析
引用本文:胡良先.《金匮要略》痰饮的辨证与治疗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10):26-27.
作者姓名:胡良先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3100
摘    要:痰饮是指三焦气化失常,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痰饮是一个总的病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痰饮是诸饮的总称,可分为: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四种;狭义痰饮是诸饮中的一个类型,仅指水饮停积于胃肠。痰饮是由肺、脾、肾功能失调,津液停积而形成的病证,其病因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证。张仲景根据不同的证型,确定不同的治法和方剂,这些辨证纲领至今还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1治疗原则饮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反之阳能运化,饮亦自除。“温药和之”,温,具有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之义;和,指温之不可太过,应以调…

关 键 词:痰饮  辨证  《金匮要略》
文章编号:1671-7813(2007)10-026-02
修稿时间:2007-08-23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