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超声造影评价胆囊息肉样病变形态特征的临床研究
引用本文:费翔,罗渝昆,李楠,唐文博,李杰.超声造影评价胆囊息肉样病变形态特征的临床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1,23(10).
作者姓名:费翔  罗渝昆  李楠  唐文博  李杰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科 北京市复兴路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科 北京市复兴路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科 北京市复兴路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 北京市复兴路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 北京市复兴路号
摘    要:目的:通过与常规超声技术对比,明确超声造影技术在评价胆囊息肉样病变形态特征的优势和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到2018年7月因囊息肉样病变行胆囊切除患者146例纳入研究。研究对象于胆囊切除术前分别进行胆囊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胆囊息肉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组与腺瘤性息肉组。分析并记录胆囊息肉常规超声特征、患者年龄、性别、胆囊结石、息肉数量、息肉内血流、息肉最大径大小以及息肉基底部宽度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鉴别胆囊腺瘤的独立风险因素。P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104例为胆固醇性息肉,42例为腺瘤性息肉。胆固醇组与腺瘤组间在年龄、性别、胆囊结石以及息肉数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息肉内血流、息肉最大径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超声测量基底部宽度与超声造影测量基底部宽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内超声测量基底部宽度与超声造影测量基底部宽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息肉内血流、超声造影测量息肉基底部宽度是与腺瘤性息肉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 结论:超声造影技术能够更准确反应胆囊息肉形态特征,有助于鉴别胆固醇性息肉与腺瘤性息肉。

关 键 词:胆囊息肉样病变  腺瘤  胆固醇息肉  超声造影
收稿时间:2021/1/11 0:00:00
修稿时间:2021/4/8 0:00:00

Advantages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evaluating morphology of gallbladder polyp lesion comparison to ultrasound
Abstract:
Keywords:gallbladder polyp lesion  adenoma  cholesterol polyp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