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比外科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纳入45例胃间质瘤患者,其中26例行ESD治疗(ESD组),19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外科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病理学资料、术后相关指标及随访结果。结果 与外科组相比,ESD组患者的肿瘤直径较小(P<0.001)、血红蛋白较高(P<0.001);外科组与ESD组相比,除了表现为腹痛、腹胀外,黑便、呕血也较为常见;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变侵犯深度、FAR、PLR、NLR方面无统计学差异。ESD组以极低危(76.92%)为主,外科组以低危(52.63%)为主,两组在危险度分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核分裂数和细胞类型分布上,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外科组相比,ESD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更短(P<0.001)、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01)、平均禁食时间更短(P=0.001)、中位出血量更少(P<0.001)、平均手术费及平均住院总费用更低(P<0.001)。ESD组总并发症(11.54%)与外科组总并发症(2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都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