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癌预后观察
引用本文:万里鹏,覃艳琼,吴安定.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癌预后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9(7):47-50.
作者姓名:万里鹏  覃艳琼  吴安定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老年病科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诊治的60例高危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60例高危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结肠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免疫细胞功能指标、中远期生存情况以及术后1年的性欲评分情况。结果在手术情况方面,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淋巴结清扫数量则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情况方面,观察组的排气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术后8h、12h、24h和48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细胞功能方面,术后3天两组的免疫细胞功能指标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和7天观察组的免疫细胞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的性欲低下评分与性厌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远期生存情况方面,两组的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高危结肠癌患者中采用腹腔镜结肠切除术,不仅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有利于减轻手术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还可有效清扫淋巴结,促进性功能恢复,保证患者中远期预后。同时,由于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的性欲低下评分与性厌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更凸显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的优势。

关 键 词:高危结肠癌  腹腔镜结肠切除术  传统开腹手术  性欲评分

Prognostic observation of laparoscopic colectomy for high risk colon cancer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