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踝关节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引用本文:何玲燕,吴月峰,王雪飞,冯 玲.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踝关节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11):1342-1345.
作者姓名:何玲燕  吴月峰  王雪飞  冯 玲
作者单位:绍兴市人民医院老年科,绍兴,312000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计划(A类)(2016ZA194)
摘    要: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后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基础疾病内科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胫骨前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表面肌电测试指标、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三维步态分析系统(3-DGA)时空参数等的变化。 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侧踝关节最大用力背屈时胫骨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在最大自主收缩条件下踝关节背屈时的EMG协同收缩率(CR)、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侧步长,步速,支撑相期髋、膝、踝关节力矩峰值,踝关节主动背屈的最大活动范围(AROM),患侧支撑相时间,患侧摆动相时间,双支撑相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后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的踝背屈功能,促进患侧下肢功能和步行能力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关 键 词:穴位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后偏瘫  踝关节活动障碍
收稿时间:2019/9/2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