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靶区神经环路磁刺激调控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改善脊髓损伤运动功能的研究 |
| |
引用本文: | 赵 丹,张 也,许东升. 双靶区神经环路磁刺激调控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改善脊髓损伤运动功能的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0, 0(11): 1284-1289 |
| |
作者姓名: | 赵 丹 张 也 许东升 |
| |
作者单位: |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康复中心,上海市,20006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2453,81974358) |
| |
摘 要: | 摘要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神经环路磁刺激治疗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探讨双靶区神经环路磁刺激促进脊髓损伤康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Sham+SS组:假手术+假刺激组,SCI+SS组:SCI+假刺激组,SCI+NC-MS组:SCI+神经环路磁刺激组,每组12只。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术后第3天SCI+NC-MS组接受真刺激,另外两组接受假刺激,每日1次,每周5次,共3周。分别在术前、术后1d、3d、7d、14d、21d采用BBB评分、斜板试验评价运动功能;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并提取损伤区脊髓,HE染色观察各组损伤区脊髓的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测定各组脊髓中胶质纤维源性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①行为学:BBB评分和斜板试验显示SCI+NC-MS组术后7d、14d、21d的运动功能显著优于SCI+SS组(P<0.001);②HE染色显示,相对于SCI+SS组,SCI+NC-MS组的脊髓结构改善,病变程度相对减轻;③Western Blot显示,和SCI+SS组相比,SCI+NC-MS组的GFAP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双靶区神经环路磁刺激的早期应用可以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少脊髓损伤区胶质瘢痕形成,促进运动功能康复。
|
关 键 词: | 脊髓损伤;神经环路磁刺激;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瘢痕 |
收稿时间: | 2020-07-26 |
Double-targets neural circuit magnetic stimulation promotes locomotor recovery with SCI by regulating activation of astrocytes in rats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