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脏监测对急性心肌梗塞后不同时期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
| |
作者姓名: | 张德全 李林 |
| |
作者单位: | 哈医大附属第二医院(张德全),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李林,刘文华) |
| |
摘 要: | 急性心肌梗塞(AMI)可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多发,多源、室早、室速,均是AMI致死的主要原因。本文对AMI患者于住院后不同时期,行动态心脏监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选自1991年9月~1993年7月我科收治的作者单位:、36例AMI病人,男26例.女Ic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7岁。梗塞部位:广泛前壁3例,前间壁5例,前壁2例,高侧壁2例,心内膜下3例,下壁10例.下壁合并前壁、高侧壁、正后壁9例,前间壁合并高侧壁2例。采用日本CARDIOSUPERZE31A型心电监测仪,选用CM。、CM、双极胸导联,进行24小时…
|
关 键 词: | 心肌梗塞 室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脏监测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