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
| |
引用本文: | 孙宝贵,沈法荣,章隆泉,徐琳,金炜,张建军,庄亚纯,温沁竹,汪爱虎,朱彦琪,庄文燕,薛吉祥. 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11): 649-653 |
| |
作者姓名: | 孙宝贵 沈法荣 章隆泉 徐琳 金炜 张建军 庄亚纯 温沁竹 汪爱虎 朱彦琪 庄文燕 薛吉祥 |
| |
作者单位: | 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2. 浙江医院心内科 3.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心内科 |
| |
摘 要: | 目的观察双心室同步起搏对扩张型或缺血性心肌病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时的治疗效果.方法7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1例.NYHA 心功能分级Ⅲ~Ⅳ级, QRS 间期>0.12 s,左室射血分数(LVEF)< 35%, 左室舒张末直径≥60 mm,患者均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心衰.分别植入右心房、右心室和冠状静脉左室分支电极导线,行房室顺序双心室同步起搏.起搏前后跟踪随访患者,观察LVEF,NYHA心功能分级和6min步行的变化.结果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导线感知和起搏参数均符合起搏要求,随访中亦未发现导线移位和功能障碍.起搏后QRS时间明显缩短,起搏前(188±40)ms、左心室起搏(212±42)ms、右心室起搏(222±34)ms、双心室起搏(169±26)ms.随访(430±136)d.心功能分级(NYHA)术前(3.28±0.45)级,术后1周(1.86±0.64)级,随访中未见进一步改善;LVEF术前(28.30±3.94)%,术后1周(37.80±3.98)%, 随访时(41.67±6.77)%;6 min步行起搏前(398±168)m,术后1周(478±126)m,随访时增加到(506±134)m.结论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顽固性心衰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提高运动耐量,这些变化可能与心室间电活动以及机械活动的再同步化有关.
|
关 键 词: |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疾病 人工心脏起搏 |
修稿时间: | 2001-02-11 |
Intermediate-term results of synchronous biventricular pacing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