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槐杞黄颗粒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a小儿肾内科 b 检验科,沈阳 110004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08225010-8)
摘    要: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8、IL-10的动态变化,及槐杞黄颗粒对炎症因子和感染、复发的影响。方法 2008 - 06 - 01—2009 - 07 - 31收治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内科的初发PNS患儿67例,随机分为两组:槐杞黄组35例,给予泼尼松加槐杞黄颗粒口服;激素组32例,单纯给予泼尼松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0.5、1、3和6个月血清 TNF-α、IL-18、IL-10的动态变化,并记录1年内感染和复发次数。健康体检儿童25名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α、IL-18、IL-10。结果 (1)槐杞黄组感染次数(19例次)明显少于激素组(58例次),槐杞黄组复发例数(7例,20%)明显少于激素组 (12例,37.5%)。(2)治疗前两组未复发病例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0.5个月时两组均显著下降至正常水平(P < 0.05),之后无明显变化,组间无差异。(3)治疗前两组未复发病例IL-1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至3个月后槐杞黄组显著降低(P < 0.05),并低于激素组,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4)治疗前两组未复发病例IL-1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0.5个月时槐杞黄组、激素组均明显降低,分别为(6.75±1.77) pg/mL、(7.79±3.01) pg/mL,且低于治疗前(P < 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6个月时槐杞黄组明显上升[(13.29±7.19) pg/mL]且高于激素组[(7.48±3.04) pg/mL](P < 0.05)及治疗前,仍未达到正常水平。(5)复发病例中,槐杞黄组TNF-α显著低于激素组(P < 0.05),两组IL-10及IL-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α、IL-18、IL-10参与PNS的发病,致炎因子/抑炎因子失衡可能是PNS的发病机制之一。槐杞黄颗粒可能通过降低IL-18的致炎作用,增强IL-10的抑炎作用,从而减少PNS 患儿感染及复发。

关 键 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0  槐杞黄颗粒
收稿时间:2009-10-11
修稿时间:2009-12-06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