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临床辨证施治概要(三)
引用本文:沈济苍,章济量,张天侨,徐庆平,陈之才,吴仁初.临床辨证施治概要(三)[J].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7).
作者姓名:沈济苍  章济量  张天侨  徐庆平  陈之才  吴仁初
作者单位:上海市中医进修班,上海市中医进修班,上海市中医进修班,上海市中医进修班,上海市中医进修班,上海市中医进修班 学员,学员,学员,学员,学员
摘    要:消渴定义以渴饮、善饥、尿频数而浑浊(或有甜味)、形肉日益消瘦为主症.因其饮多、食多、尿多,故名三消.又因三者之症状互有主次,故以饮多者为上消,食多者为中消,尿多者为下消.病因、病机主要由于:嗜食肥甘或饮酒过度,致湿热之气侵淫燔灼、郁而化为燥热;或为五志过极,劳心过度,心阳过动而化火,内火自燃,阴津暗损.其病机为津涸热淫,形成阴亏阳亢、阳热上燔之变.心肺受灼则阴不上承,故舌本干枯,渴饮不止而为上消;若热淫中焦,胃火旺盛,则所食之物,随火而化,致能贪善饥、消烁肌肉而为中消;如燥热并于下焦,肾阴受损则小溲如脂如膏而为下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