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肝硬化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细胞比较研究
引用本文:向治纬,谢会忠,余丽君.肝硬化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细胞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1).
作者姓名:向治纬  谢会忠  余丽君
作者单位:1.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2.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新疆石河子,832008
摘    要:目的 比较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贫血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细胞参数异同点.方法 选择石河子人民医院和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1月~2009年7月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做为肝硬化组(LC);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诊断标准符合非重型再障作为慢性再障组(CAA),两组用血液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作全血细胞分析.结果 肝硬化组以巨幼细胞性贫血为多,其次是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最少是缺铁性贫血;肝硬化组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的Hb、WBC及PLT有不同程度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血细胞参数比较,LC组Hb、RBC、WBC、PLT、HCT及MCHC均显著高于CAA组,MCV均低于CAA,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血细胞减少以轻度贫血为主,慢性再障以重度贫血为主,两组Hb、RBC、WBC、PLT、HCT、MCV及MCHC差异有显著性,肝硬化贫血红细胞形态以大细胞性贫血为多,巨幼细胞性贫血为主;慢性再障以正常细胞性贫血为主.肝硬化出现铁、叶酸减少,有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有HBV导致骨髓的抑制;肝、脾及骨髓共同作用的机制可能是LC血三系减少的主要病因.多数的CAA组血细胞参数明显比LC组偏低.

关 键 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细胞分析

Peripheral blood cell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post hepatitis B liver cirrhosis and chronic aplastic anemia
XIANG Zhi-wei , XIE Hui-zhong , YU Li-jun.Peripheral blood cell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post hepatitis B liver cirrhosis and chronic aplastic anemia[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10,20(11).
Authors:XIANG Zhi-wei  XIE Hui-zhong  YU Li-ju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