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个性化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CTA与DSA对照分析
引用本文:王 刚,张镇滔,郑晓林,张玉兰,蔡庆文,梁满球,袁焕初,李德维,陈炤庭,邓 磊.个性化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CTA与DSA对照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7):477-481.
作者姓名:王 刚  张镇滔  郑晓林  张玉兰  蔡庆文  梁满球  袁焕初  李德维  陈炤庭  邓 磊
作者单位:东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东莞 523000
基金项目:2011年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110515001079).
摘    要:目的:探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个性化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与DSA冠脉造影对比,探讨CTA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156例患者分为4组:A组78例为前瞻性门控扫描,心率<80次/min,其中36例行冠脉DSA造影检查;B组78例为回顾性门控扫描,其中60例行DSA检查,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再分为3组,B1组(BMI< 18 kg/m2) 25例、B2组(BMI 18~25 kg/m2)25例、B3组(BMI>25 kg/m2)28例.应用Philips 256 iCT,管电压120 kV,管电流A组992 mA,B1组500 mA、B2组580 mA、B3组660 mA.扫描完毕后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采用主观评分(4分法)和客观噪声测量2种方法评价图像质量.比较组间心率、ED、噪声及图像评分的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与B组间心率、ED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组间ED平均值相差7.45 mSv,相比较B组,A组ED平均降低50.41%.A、B两组间BMI、图像噪声和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1~B3组间比较,图像质量评分、心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噪声B1组与B2组、B1与B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2与B3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TA诊断冠心病(与DSA比较),A组的敏感性91.19%,特异性95.64%,准确性94.23%,Kappa值0.87;B组敏感性96.11%,特异性98.06%,准确性97.65%,Kappa值0.93.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可以通过心率、BMI、管电流等因素对检查者进行分类,在保证图像质量、诊断准确率的前提下,达到个性化基础上有效减低辐射剂量的目的.

关 键 词: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收稿时间:2014-3-13
修稿时间:2014-3-20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