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几种缺血原位肾保护方法的比较实验研究——组织学及组织化学观察
引用本文:孙瑜,陈敏诲,刘薇茜,杜克难,詹炳炎,吴漾光,王玲珑,吴荣扬,万瑞钦,张孝斌.几种缺血原位肾保护方法的比较实验研究——组织学及组织化学观察[J].解剖学报,1983(4).
作者姓名:孙瑜  陈敏诲  刘薇茜  杜克难  詹炳炎  吴漾光  王玲珑  吴荣扬  万瑞钦  张孝斌
作者单位:湖北医学院病毒研究所细胞生物室,湖北医学院病毒研究所细胞生物室,湖北医学院病毒研究所细胞生物室,湖北医学院病毒研究所细胞生物室,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摘    要:本文对局部低温、低温平衡液附加其它药物灌注等五种保护缺血肾的方法,在13只狗的实验中进行了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初步观察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A 组(局部低温)、D 组(局部低温加肝素)及 E 组(局部常温)实验处理四小时内的不同间隔及停止处理后存活30~60天的取材标本中均显示了不可逆的组织学变化。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三磷酸腺苷酶均于实验处理1~2小时后开始减少,四小时后呈弱阳性或阴性反应,反应肾组织因缺血受损程度严重,说明这三种护肾措施对缺血肾保护作用不明显。B 组(低温灌注液加普鲁卡因及肝素灌注)实验处理时组织学及组织化学变化轻微,实验处理后60天所有变化基本恢复。C 组(低温灌注液加甘露醇、硫酸镁、ATP 及肝素灌注),实验处理时及处理后60天均未发现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有异常变化,说明该组措施对缺血肾的保护效果较其余各组为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