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经口咽微型钢板与后路钉板单节段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姓名:赵朵  李小峰  农桔安  杨渊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广西骨伤医院;广西医大开元埌东医院
摘    要:
目的分析经口咽及后入路单节段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10月,笔者治疗的36例不稳定型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A、B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n=16)采用经口咽单节段微型钢板寰椎骨折复位固定术,B组(n=20)采用后入路单节段钉板寰椎骨折内固定术,随访并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的R-J距离(寰椎椎体下缘连线中点到基底线的垂直距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Frankel分级以及术后颈椎活动度;另外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随机抽取200例正常颈椎侧位X线片进行R-J线的测量,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Frankel分级两组患者均恢复到E级;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均接近正常,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B两组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内固定无断裂、脱落;术后两组的R-J线测量均提示枕-寰-枢复合体高度恢复,术后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出血量明显较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咽及后路单节段内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重建寰椎环恢复寰椎的稳定性,利用R-J线的测量间接验证了枕-寰-枢复合体的高度的恢复,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枕-寰-枢关节的功能,使患者术后的颈椎活动度接近正常,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两种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及手术风险有一定的差异,在临床上根据病情评估进行选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