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单位:;1.渭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2.解放军西京医院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摘    要: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206例老年CHF患者按照半随机方法分为依那普利治疗组(对照组)和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组(试验组),每组103例。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测量心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收缩末期左心房前后径(LA),在治疗后6、12个月记录和比较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疗效方面:治疗后6、12个月,同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同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同组患者的LVEF、LA、LVDD、LVSD和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比较,对照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率,LA和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DD、LVSD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随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V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治疗6、12个月后,两组咳嗽、头昏、胸闷、恶心、疲劳、味觉异常和血管性水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时咳嗽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与依那普利单药治疗老年CHF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用药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 键 词:缬沙坦  依那普利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Study on curative effect of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enalapril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nd its adverse reaction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