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 |
作者姓名: | 乐薇 苏文 贾文 余玲玲 |
| |
作者单位: |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
| |
基金项目: | 湖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 |
摘 要: | 目的 观察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共招募多发性抽动症儿童60例,随机分为头针组和硫必利组,每组各30例。头针组采用毫针针刺双侧运动区、舞蹈震颤控制区及百会、印堂,每周治疗3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硫必利组给予盐酸硫必利片50-100 mg/次,2次/天,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中医证候积分、SF-36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结果 头针组合硫必利组组内比较:二组的YG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SF-36评分中头针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等5个维度的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必利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等5个维度的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针组合硫必利组组间比较:头针组治疗后YG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硫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针组在SF-36量表中总体健康和心理健康2个维度照优于硫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随访,头针组YG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硫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张氏头针能够很好的改善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关 键 词: | 张氏头针 儿童 多发性抽动症 随机对照 |
收稿时间: | 2021-07-19 |
修稿时间: | 2022-05-11 |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