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小板活化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研究
作者姓名:江婷  江鹏  范青云  谈佳佳  孟海雷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合肥 230000
基金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20sfyzc07)
摘    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血小板活化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住院确诊的DPN患者188例。中医证型采用指标聚类分析,绘制聚类图。采用简单对应分析中医证型与病变程度的对应性,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一般临床资料、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活化物,从而探讨血小板活化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结果] 截取聚类图的不同位置,证型分型不同,其中D点截取分为5个证型:阳虚证、气虚证、阴虚证、瘀血痹阻证及痰湿阻络证。188例DPN患者中,痰湿阻络证18例(9.57%)、瘀血痹阻证53例(28.19%)、阳虚证28例(14.89%)、阴虚证39例(20.74%)、气虚证50例(26.60%)。DPN病变程度分级为Ⅰ级56例(29.79%)、Ⅱ级76例(40.43%)、Ⅲ级56例(29.79%)。痰湿阻络证和瘀血痹阻证在二维投影图中间,并未偏向DPN病变程度某一分级;阳虚证偏向Ⅲ级,阴虚证偏向Ⅱ级,气虚证偏向Ⅰ级。与气虚证比较,阴虚证、阳虚证患者的血小板(blood platelet ,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E26转录因子-1(E26 transformation specific-1,ETS-1)、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及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均明显升高(P<0.05);与阴虚证比较,阳虚证患者的PLT、MPV、PDW、GMP-140、PAF、ETS-1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临床可常规将DPN分为阳虚、气虚、瘀血痹阻、阴虚和痰湿阻络5个证型。随着DPN进展,中医证型也发生从气虚到阴虚到阳虚的转化,而瘀血痹阻和痰湿阻络伴随DPN患者各阶段。在DPN进展中,血小板活化可能参与中医证型转化过程。

关 键 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变分级  血小板活化  中医证型  聚类分析  分布特点
收稿时间:2023-03-23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