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电针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引用本文:傅旖灵,聂妍琦,刘孜琦,陆梦,STEFANIE Kurniawan,郁洁,雷晓明.电针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细胞凋亡机制研究[J].陕西中医,2023(3):285-289.
作者姓名:傅旖灵  聂妍琦  刘孜琦  陆梦  STEFANIE Kurniawan  郁洁  雷晓明
作者单位:1. 湖南中医药大学;2. 广州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重点课题[湘中医药(2019)1号];;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湘教通(2019)90号];
摘    要:目的:从肌醇依赖性激酶1α(IRE1α)/激活性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分子开关探讨电针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细胞凋亡机制。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电针组,每组16只。线栓法制备CIRI大鼠模型后,依达拉奉组、电针组每12 h分别予依达拉奉溶液给药和“内关”“百会”穴电针干预,共5次。Longa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TTC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缺血损伤情况;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ACK1、p-IRE1α、CHOP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凋亡指数、CHOP表达升高,RACK1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电针组、依达拉奉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凋亡指数降低,电针组大鼠RACK1、p-IRE1α表达升高,CHOP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大鼠p-IRE1α表达升高,CHOP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依达拉奉组与电针组大鼠神经...

关 键 词:脑缺血后再灌注  电针  依达拉奉  内关穴  百会穴  细胞凋亡  肌醇依赖性激酶1α  激活性蛋白激酶C受体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