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红外1319nm激光在人、猴和兔三种模型眼内传输的理论计算
引用本文:王嘉睿,焦路光,樊艳,杨在富.近红外1319nm激光在人、猴和兔三种模型眼内传输的理论计算[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8(2).
作者姓名:王嘉睿  焦路光  樊艳  杨在富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
摘    要:目的:通过理论计算分析"过渡区"近红外光在人、猴和兔三种模型眼内的视网膜光斑和相对辐照剂量,比较三种模型对该波段激光的视网膜损伤相对敏感性。方法:采用矩阵光学方法,根据人、猴和兔眼的四折面模型,眼的结构参数和光学参数建立传输变换矩阵,计算1 319nm高斯光束的能量、光斑和剂量在眼轴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对于发散度为1 mrad的1 319 nm激光,当角膜入射光斑直径为5 mm,人、猴、兔模型眼内的视网膜光斑直径分别为173.4μm、106.2μm和57.2μm,屈光系统的透过率分别是1.4%、3.2%和6.7%。当角膜辐照量相同时,人、猴、兔视网膜辐照量之比为1:6:44。而当视网膜辐照量相同时,人、猴、兔所需的眼内入射总能量之比为1:2.2:3.9。结论:对于1 319 nm近红外光,视网膜损伤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兔、猴、人。在评价该波段激光人眼视网膜损伤效应时,应考虑人、猴、兔屈光介质损耗的差异对激光视网膜损伤效应的影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