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alase在CKD患者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 |
作者姓名: | 韦洮 王梅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北京,100044 |
| |
摘 要: | 据美国和其他国家透析登记数据表明患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是非透析人群的6-10倍。许多研究表明ESRD患者有许多产生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如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氧化应激增加以及广泛的动脉钙化。研究表明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脏有很强的联系,2005年JianchaoXu等研究发现肾脏分泌一种新的蛋白质,被称之为“renalase”。是依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的单胺氧化酶,其可降解循环中的儿茶酚胺从而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调节心血管的功能及外周血压。
|
关 键 词: | 高血压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发病机制 CKD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心血管疾病 ESRD患者 终末期肾病 |
修稿时间: | 2008-01-29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