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引用本文:李艳慧,李旅萍,林国华.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5):376-378.
作者姓名:李艳慧  李旅萍  林国华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广州,510405;广东惠州市人民医院,广东,510000
摘    要:【目的】 观察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病灶定位围针组(31例)采用X线断层扫描成像术(CT)确定病灶位置,以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为针刺部位;头针组(30例)采用传统的头针运动区和感觉区为针刺部位。针刺治疗30次,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病灶定位围针组基本痊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0例;头针组基本痊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0例;统计结果显示,病灶定位围针组疗效优于头针组(P<0.05)。两组均能降低患者血浆NE、E含量(均P<0.01),且以病灶定位围针组的作用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 病灶CT定位围针能明显改善中风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浆NE、E含量,从而减轻由于异常释放的NE、E造成的神经元功能障碍及继发性脑损害,使血管扩张、脑循环改善而促进脑组织的代偿能力,故认为病灶CT定位围针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 键 词:颅内栓塞/针灸疗法  中风/针灸疗法  肾上腺素/血液  去甲肾上腺素/血液
文章编号:1007-3213(2004)05-0376-03
修稿时间:2003年12月9日

Therapeutic Effect of Focus Locating Scalp Circum Needling for Ischemic Stroke
Abstract:
Keywords:INTRACRANIAL EMBOLISM/acup-mox therapy  STROKE/acup-mox therapy  EPINEPHRINE/blood  NOREPINEPHRINE/blood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