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金洪  彭永  饶桂兰  何顺清  唐艳丹
作者单位: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省直中医医院神经内科,湖南 株洲 412000
基金项目: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201915);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JJ6043);湖南省卫计委课题(B20180815);株洲市科技局课题(2021-009);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优秀科研创新团队(B2021-003)。
摘    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AD患者主要表现为失语、失认等认知功能障碍及行为异常等精神症状,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AD累及多个系统,病因复杂,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且目前尚无治疗AD的特效药,只能延缓其病情进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AD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乙酰胆碱含量活性降低、谷氨酸毒性反应、自噬作用、炎症反应及一些血管性疾病等。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的5种药物为他克林、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美金刚(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该文对这5种药物的作用机理、适应证、临床用药方式、不良反应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另外,该文重点介绍了一些进入临床试验的新药,这些药物针对的是Aβ沉积过多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这一病理变化,其主要机制是以减少Aβ的生成、防止其沉积、加速清除及稳定微管、防止tau聚集和加速tau清除。但大多治疗药物研究试验并不理想,因临床不良反应过多或疗效不佳而终止试验,如LY2811376、verubecestat等;还有一些药物尚在二期或三期试验中,如azeliragon、gosuranemab等。该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梳理AD发生发展中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目前已有的临床治疗药物,正在研发药物所遇到的瓶颈,以及未来药物研发可能的作用靶点和治疗策略,以期为今后AD的药物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关 键 词:阿尔茨海默病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收稿时间:2022-07-10
修稿时间:2022-12-21
点击此处可从《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