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分析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引用本文:王蓉.分析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2).
作者姓名:王蓉
作者单位:大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科
摘    要: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60例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再随机选取同期60例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未发生再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病因及入院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血红蛋白(81.5±6.8)g/L及血小板计数(110.5±12.5)×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3.1±9.4)g/L、(164.7±11.9)×10^9/L,凝血酶原时间(18.3±3.9)s及血尿素氮(17.5±2.5)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2±2.1)s、(8.9±1.9)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休克率为5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时出血时间为(4.12±0.22)h,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12±0.24)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患者入院时休克、入院时出血时间均为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患者入院时休克、入院时出血时间是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根据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对再出血现象进行针对性预防。

关 键 词:消化内镜治疗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原时间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