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活性溶菌酶试验对痤疮发病机制的作用探讨
作者姓名:滕艳  聂瑾  朱蓓蓓  宦静  杨雪源  刘毅  侯伟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临床药理及化妆品检测中心
摘    要:
目的:探讨痤疮皮损分离的常见微生物中,非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评估记录及对比分析33例痤疮患者使用活性溶菌酶前(基线)、使用后第2周、第4周面部粉刺及炎性皮损的数量和严重程度。结果:基线、治疗后第2周、第4周非炎性皮损(粉刺)数量分别为(13.64±5.90)处、(13.64±5.92)处、(13.27±6.27)处,试验前、后非炎性皮损(粉刺)数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治疗后第2周、第4周炎性皮损(丘疹、脓疱)数量分别为9.48±5.14、7.45±4.27、6.06±4.50,试验前、后炎性皮损数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受试者使用活性溶菌酶后炎性皮损减少30%以上,有效率达54.55%。结论:除痤疮丙酸杆菌外,其它微生物在痤疮发病机制中也可能起着一定作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