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房逆传对窦房结功能及心房肌电活动影响及其意义的实验研究 |
| |
引用本文: | 朱平,周敬群,骆峰,戚本玲,范玲玲,李俊明,李书国,胡斌,彭万军,吴平. 室房逆传对窦房结功能及心房肌电活动影响及其意义的实验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 2004, 19(1): 11-15 |
| |
作者姓名: | 朱平 周敬群 骆峰 戚本玲 范玲玲 李俊明 李书国 胡斌 彭万军 吴平 |
| |
作者单位: | 1. 443001,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心内科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
| |
基金项目: |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三峡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
| |
摘 要: | ![]() 目的:探讨室房逆传(VAC)对兔窦房结功能低下动物模型窦房结功能及心房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家兔,其中32只成功制作窦房结功能低下动物模型,以200次/分的起搏频率起搏右心室,将家兔分为1:1VAC组(22只)、非1:1VAC组(10只).观察心室起搏1 h,2 h,4 h,7 d后窦房结功能低下家兔模型右心房压、心房有效不应期、心房激动时间、心肌波长指数、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别.结果:①1:1VAC组心室起搏1 h后右心房压明显升高(P<0.01),心房有效不应期、心房激动时间、心肌波长指数、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2 h后右心房压继续升高(P<0.01),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心房激动时间延长(P<0.01),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P<0.01),心肌波长指数减小(P<0.01);4 h后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P<0.01);7 d后右心房压恢复至原来水平(P>0.05),心房有效不应期、心房激动时间、心肌波长指数、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变化更明显(P<0.01).②非1:1VAC组心室起搏1 h后右心房压明显升高(P<0.01),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心房有效不应期、心房激动时间、心肌波长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2 h、4 h后右心房压进一步升高(P<0.01),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心房有效不应期、心房激动时间、心肌波长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7 d后右心房压恢复至原来水平(P>0.05),心房有效不应期、心房激动时间缩小(P<0.05),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心肌波长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③1:1VAC组与非1:1VAC组比较:1 h时两组间右心房压、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心房有效不应期无明显变化(P>0.05),但1:1VAC组心房激动时间延长(P<0.05)、心肌波长指数减小(P<0.05);2 h时右心房压、心房有效不应期无明显变化(P>0.05),1:1VAC组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心房激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心肌波长指数明显减少(P<0.01);心室起搏4 h,7 d后右心房压无明显变化(P>0.05),但1:1VAC组心房有效不应期、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心房激动时间、心肌波长指数变化更明显(P<0.01).结论:VAC对窦房结功能及心房肌电活动能产生不良影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VVI起搏器,最好安装生理性起搏器.
|
关 键 词: | 室房逆传 兔 窦房结功能 心房有效不应期 波长指数 |
文章编号: | 1000-3614(2004)01-0011-05 |
修稿时间: | 2003-06-28 |
Effects of Ventricular Atrial Conduction on Functions of Sinoatrial Node and Atrial Electrical Activities |
| |
Abstract: | ![]()
|
| |
Keywords: | Ventricular atrial conduction Rabitt Functions of sinoatrial node Atrial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Wave length index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