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
| |
作者姓名: | 成惠林 史继新 |
| |
作者单位: | 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江苏省南京市210002 |
| |
摘 要: |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主要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目前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很多患者在神经功能方面能得到基本恢复。但其中有部分患者仍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检查成为近年来逐渐引起重视的问题。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相关文章,检索词“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cognitive deficit”,并限定文章语言为英文;并用计算机检索2001/2004期间相关文章。文章语言为中文或英文,检索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认知功能;动脉瘤”和“subarachnoid hemorrhage;cognitive deficit”。资料选择:选择采用标准化测量方法并以认知功能测定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1篇相关论文,其中15篇与本文内容高度相关.排除的其他论文中有部分内容为认知测量,排除新的认知功能测量方法介绍的论文。资料综合:对所选论文的认知功能测量内容、方法、结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本身及其并发症和治疗措施均可对认知功能的发生和程度产生影响。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造成认知损害的因素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本身外,还有手术、麻醉、药物等因素。
|
关 键 词: | 认知损害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