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扩散加权成像eADC值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价值探讨
引用本文:胡蓝月,王利伟,薛海林,殷信道,卢铃铨,毛存南.扩散加权成像eADC值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价值探讨[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8(5).
作者姓名:胡蓝月  王利伟  薛海林  殷信道  卢铃铨  毛存南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
摘    要: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的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 ADC)评价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MRI DWI检查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66例,年龄41~88岁,平均年龄60.00岁。行MRI检测,并与病理检测结果对照。MRI扫描序列包括T_1加权成像(T_1WI)、T_2加权成像(T_2WI)、脂肪抑制序列和DWI序列(b=0 s/mm~2、1 000 s/mm~2);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e ADC值。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之间的ADC或e ADC值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绘制所测数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曲线下面积,根据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最大值,计算ADC和e ADC值的诊断阈值,比较两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共发现96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前列腺增生组)44个,恶性病灶(前列腺癌组)52个。前列腺增生组ADC值为(0.98±0.15)×10~(-3)mm~2/s,前列腺癌组ADC值为(0.63±0.15)×10~(-3 )mm~2/s;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1.62,P0.01);以0.78×10~(-3)mm~2/s为最佳阈值,ADC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20%、88.50%。前列腺增生组平均e ADC值为(0.20±0.17)×10~(-3 )mm~2/s,前列腺癌组e ADC值为(0.34±0.10)×10~(-3 )mm~2/s;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30,P0.01);以0.22×10~(-3 )mm~2/s为最佳阈值,e ADC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0%、84.10%。AD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3,e AD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两者的诊断效能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 ADC图消除了T_2投射效应,改进了组织对比度,是评估前列腺癌的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