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机械通气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特点分析
引用本文:尹珊辉,唐振旺,殷小成,刘海英.机械通气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特点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3):295-297.
作者姓名:尹珊辉  唐振旺  殷小成  刘海英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衡阳,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衡阳,421001
摘    要:目的 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预后、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对比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早产BPD及非BP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BPD与非BPD患儿比较,男女比率、窒息史及呼气末正压(PEEP)、平均气道压力(MAP)参数、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BPD组平均胎龄、平均出生体重、胎膜早破史比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率、合并感染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率、静脉营养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非BPD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PDA、产后感染、通气时间及最高氧浓度为BP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非BPD组各项随访项目均显著好于BPD组(P<0.05).结论 避免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氧气吸入时间、防止及减少反复肺部感染,积极早期综合治疗是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有效措施.

关 键 词:BPD  临床特点  高危因素  防治措施

Clinical character of premature with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