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药多糖口服吸收及其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朱卫丰  邓双雁  欧阳辉  杨雯静  付佳宁  韦黄庆  李琼
作者单位:1.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4;2.江西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西 九江 332020
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厅揭榜挂帅项目(20223BBG71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2902,2019YFC1712300);江西省2023年度研究生创新专项(YC2023-S763)
摘    要:
多糖是中药重要的物质基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因中药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大,对其结构解析及口服吸收机制的研究都面临技术挑战,当前对其构效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突破,而口服吸收机制研究相对缓慢。深入研究中药多糖的口服吸收机制不仅对解释其在体内的作用路径和药效发挥至关重要,还有助于其药理作用的解释、临床的合理应用和新作用靶点的发现。近年来,随着荧光标记法、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为多糖的口服吸收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推动了中药多糖口服吸收研究的发展。该文综述了中药多糖的口服吸收途径及标记技术,认为其可通过跨膜、细胞旁路、M细胞介导的转运等途径口服吸收,其中跨膜途径是主要的吸收途径,并对4种荧光标记法和同位素标记法与中药多糖的标记反应进行了归纳总结,为评价中药多糖的吸收途径、筛选活性中药多糖、建立药效模型及全面阐明中药多糖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中药  多糖  口服吸收  构效关系  标记技术  结构解析  药效模型
收稿时间:2023-12-04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