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脑瘫大鼠的时效研究 |
| |
作者姓名: | 米晓阳 单海军 介小素 廖伟伟 曹彩红 张英英 侯玉晋 |
| |
作者单位: | 1 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郑州,450000; 2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450002 |
| |
基金项目: |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重点课题)(2019ZY1020)——基于Cyt-c/Caspase信号转导通路探讨补肾开窍祛痰方调控HIBD脑瘫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的分子机制;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22ZY1073)——基于TLR4/NFKB通路调节炎症反应探讨补肾开窍祛痰方治疗HIBD脑瘫的分子机制 |
| |
摘 要: | 目的:基于缺血缺氧脑瘫大鼠神经功能评分(Zea-Longa评分)、脑组织肉眼观和大脑海马区胱天蛋白酶-9(Caspase-9)、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变化,探讨缺血缺氧模型脑瘫大鼠的有效时长。方法:选取3周龄斯泼累格·多雷(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改良的Rice-Vannucci方法建立脑瘫模型,造模后第1、7、14、21天,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在第7、14、21天分批处死大鼠并取脑组织,观察各组大鼠左侧脑组织,检测海马区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一般情况:造模后第1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侧瞳孔缩小、姿势异常、自发或夹尾左旋、自主活动减少、兴奋性降低、肌肉颤动、头颤,抽搐,抓取时抵抗反应明显,随着时间延长,以上异常行为逐渐消失,造模后21 d基本消失不见,但左侧瞳孔一直小于对侧;Zea-Longa评分: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造模后7、14 d Zea-Longa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肉眼观: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造模后7、14及21 d大鼠左侧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和坏死;免疫组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造模后7 d、14 d 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周龄缺血缺氧脑瘫模型大鼠的有效时长为14~21 d,可干预14 d。
|
关 键 词: | 缺血缺氧模型 脑瘫大鼠 有效时长 一般情况 神经功能评分 脑组织肉眼观 胱天蛋白酶-9 胱天蛋白酶-3 |
收稿时间: | 2022-10-24 |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