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益气健脾抗癌法对结肠癌组织PKC及亚型PKCδ、PKCε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姓名:唐广义  韩涛  殷东风  李秋华  刘兆喆
作者单位:1.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2. 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辽宁沈阳,110086;3.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辽宁沈阳,110033;4.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辽宁沈阳110086
基金项目:辽宁省中医药临床学(专)科能力建设资助项目(No.2013-Lnzyxzk-01);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No. 201501022)
摘    要:目的:探索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及亚型PKCδ、PKCε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大肠癌细胞HT-2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健脾组和益气健脾抗癌组.益气健脾中药由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等组成,益气健脾抗癌中药由益气健脾中药加山慈菇、土茯苓、浙贝母和白花蛇舌草等组成.给药14 d后,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PKC及其亚型PKCδ、PKCε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益气健脾抗癌法治疗后,移植瘤组织中:(1) PKC mRNA和PKC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健脾组[(0.412±0.040) vs(0.596±0.021)、(0.540±0.015)和(0.261 ±0.019) vs (0.665 ±0.016)、(0.498±0.018),P<0.05或P<0.01];(2) PKCδ mRNA和PKCδ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和益气健脾组[(0.410±0,030) vs (0.233±0.025)、(0.261±0.034)和(0.516±0.029) vs (0.301 ±0.041)、(0.361 ±0.044),均P<0.01];(3) PKCε mRNA和PKCε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健脾组[(0.215±0.021) vs (0.362±0.021)、(0.314±0.031)和(0.224 ±0.029) vs (0.368±0.044)、(0.359±0.029),均P<0.01).结论: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PKC、PKCε的抑制及PKCδ的促进作用,可能是益气健脾抗癌法治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关 键 词:结肠癌  益气健脾  蛋白激酶C  蛋白激酶Cδ  蛋白激酶Cε
收稿时间:2016-03-07
修稿时间:2016-04-04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