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安Ⅱ^1错合正畸治疗后下切牙位置的改变及稳定性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刘晓君 杨霜 姚霜 杨苹 |
| |
作者单位: | 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口腔正畸科,650021 |
| |
摘 要: | 目的通过对17例成人安Ⅱ^1错合患者正畸治疗后下切牙位置改变的研究及随访观察,旨在对安Ⅱ^1错合成人患者正畸治疗后下切牙位置的稳定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本研究以2002年以前结束正畸治疗且随访时间至少两年以上(平均3.4年),治疗前、后及随访期资料完整的17例安Ⅱ^1成人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头影测量及游标卡尺分别对其头颅侧住片及牙合模型进行测量。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覆合、覆盖及下前牙拥挤度分别减少2.7mm、4.5mm和3.7mm(P〈0.01),头颅侧位片上代表下切牙垂直及矢状方向位置的测量值也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但在治疗结束后的随访期内,患者的覆合及下切牙切缘至MP的垂距分别增加1.3mm和0.96mm(P〈0.05),同时拥挤度较正畸治疗结束时增加1.1mm(P〈0.05)。结论正畸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安Ⅱ^1成人错合患者的覆合、覆盖关系,但下切牙在垂直向上及拥挤度上存在一定的复发,因此成年患者保持器的设计及戴用时间应有一定调整。
|
关 键 词: | 下切牙位置 正畸治疗 成人患者 稳定性 错合 头颅侧位片 头影测量 拥挤度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