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调查井下煤矿作业工人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影响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保护煤矿工人身心健康。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以新疆某煤矿企业950名井下作业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ffort-reward imbalance questionnaires,ERI)和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调查煤矿井下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及职业倦怠现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职业倦怠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887份,有效回收率为93.0%。该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煤尘、矽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手传振动、高温、工频电场、紫外辐射等。887名研究对象以男性为主(860人)。作业工人中职业紧张程度高者有764人(占86.13%);职业倦怠者839人(占94.59%),其中轻度、中度及高度职业倦怠者分别检出388人(占43.74%)、392人(占44.19%)及59人(占6.6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工龄<15年组,工龄15~30年及>30年工人的职业倦怠总分分别提高2.259分和5.642分(P<0.05);相比固定白班组工人,两班倒组工人职业倦怠总分提高3.080分(P<0.05);相比ERI≤1组工人,ERI>1组工人职业倦怠总分提高3.106分(P<0.05)。结论煤矿井下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及职业倦怠形势严峻,煤矿行业管理者应定期监测井下煤矿作业工人的职业心理现况,采取积极的措施降低职业紧张及职业倦怠的发生,保护工人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