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90至2002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登记系统的回顾研究
引用本文:Pu-YI SHENG LIISA KONTTINEN MATTI LEHTO DAISUKE OGINO ESA JAMSEN JuHA NEVALAINEN JORMA PAJAMAKI PEKKA HALONEN YRJO T KONTTINEN 徐卫东.1990至2002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登记系统的回顾研究[J].骨科动态,2006,2(4):193-197.
作者姓名:Pu-YI  SHENG  LIISA  KONTTINEN  MATTI  LEHTO  DAISUKE  OGINO  ESA  JAMSEN  JuHA  NEVALAINEN  JORMA  PAJAMAKI  PEKKA  HALONEN  YRJO  T  KONTTINEN  徐卫东
作者单位:[1]Investigation performed at COXA Hospital for Joint Replacement, Tampere; ORTON Orthopaedic Hospital, Invalid Foundation, Helsinki; National Agency for Medicines, Helsinki; and Department of Medicine, Helsinki University Central Hospital, Helsinki, Finland [2]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200433 [3]天津医院,300211
摘    要:背景:采用国家和地区的关节置换登记系统资料研究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结果。该研究的目的是提供全膝关节翻修术的治疗结果,并以再次翻修为终点评估假体生存的预测指标。方法:从1990至2002年芬兰国家关节置换登记系统资料共包括全膝关节翻修术2637例,以再次翻修为终点对术后全膝关节翻修的假体生存状态进行分析。生存状态分析包括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及适合的诊断模型,以评价相对危险假设。结果:全膝关节翻修术后假体2年生存率为95%(1874膝)(95%可信区间,94%-96%),5年为89%(944膝)(95%可信区间,88%-90%),10年为79%(141膝)(95%可信区间,78%-81%)。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假体生存最显著的预测指标是患者的年龄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使用时间(即初次与翻修手术间隔的时间)。第一次翻修的年份和翻修原因也是预测生存率的重要指标。结论.70岁以上的患者、初次关节置换术后5年或以上施行翻修以及无髌骨半脱位的患者,预示全膝关节翻修术后假体生存率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加重(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以及降低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均可以减少活动量,加上医生可能不愿对老年患者施行手术,使老年患者的再翻修率降低。 可信水平:预测性研究,Ⅱ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关 键 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翻修术  系统  预测指标  可信区间  类风湿关节炎  翻修手术  老年患者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