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P波离散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
| |
作者姓名: | 李锡光 高修仁 马虹 |
| |
作者单位: | 1.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医院,528322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510080 |
| |
摘 要: | ![]() 1998年Dilaveris提出P波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Pd)的新概念,指出它能反映心房内存在部位依从性非均质电活动。Pd指同步记录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在不同导联测得P波最大时限与P波最短时限问的差值。多数人此值小于40ms,当大于40ms时,提示心房内不同部位存在非均质性电活动,是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的电生理基础,是用体表心电图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一项新指标。
|
关 键 词: | 冠心病 P波离散度 心电图 房性心律失常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