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应用改良的方法检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基因突变
作者姓名:张明超  刘帅妹  何群鹏  朱培冉  李卫巍  吴秋月  夏欣一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临床检验医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BL2014072);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科技)(201503010)
摘    要:
目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是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主要是由PKD1和PKD2基因突变引起的。其中,PKD1包含46个外显子,编码区域大概为13 kb,而PKD2有约3 kb的编码区域,含有15个外显子。然而传统的ADPKD基因检测方法繁琐、费时,本研究即旨在建立方便快捷的突变筛查方法。方法: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入选3个互不相关的中国汉族ADPKD家系。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NGS),针对PKD1和PKD2外显子,剪接位点和10 bp内含子侧翼序列进行基因芯片捕获,检出的变异经过筛选,并与单核苷酸多肽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通过与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核对,本研究新鉴定的PKD1中c.7318del G,c.5884CT和继往报道的PKD2中c.916CT杂合变异可能是这3个家系的致病性突变。PCR联合Sanger序列分析证实家系中上述杂合突变的存在,在家系中呈现基因型与表现型共分离;并分别导致PKD1编码的氨基酸发生移码(p.Asp2440Thrfs*180)及无义突变引发PKD1(p.Gln1962*)和PKD2(p.Arg306*)蛋白的提前中止。结论:我们利用NGS技术建立了快速分析ADPKD遗传变异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3个家系,鉴定两个新发突变,可作为疑似ADPKD及家系成员的常规筛查手段。

关 键 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PKD1  PKD2  新一代测序技术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