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心搏骤停和心肺复苏后脑缺血损伤的MR与病理对照观察 |
| |
作者姓名: | 成丽娜 沈君 符岳 段小慧 钟小梅 黄子通 |
| |
作者单位: |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120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广东,广州,510120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大鼠心搏骤停和复苏后脑缺血损伤的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SD大鼠20只,分为心搏骤停复苏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心搏骤停和复苏机械装置,行心室致颤和复苏,后者行手术操作,不致颤和复苏。复苏组在复苏前及后,对照组在术前及术后1d、3d、7d、14d,行MRT1WI及T2WI检查,观察脑组织信号强度变化,并测量脑组织与肌肉信号强度比及脑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复苏组MR表现为双侧海马及颞叶局灶性异常信号区,而对照组未见异常信号。1~7d复苏组海马缺血损伤T1WI及T2WI信号强度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2、0.00~0.04<0.05),其改变在1~3d达高峰,14d逐渐恢复正常。颞叶缺血损伤T1WI信号强度比在1~3d、T2WI信号强度比在1~7d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0.00~0.03<0.05),其改变在1~3d达高峰,7d逐渐恢复正常。脑缺血损伤后24h海马CA1、CA3、DG区和颞叶皮层等部位即出现死亡细胞,7d时达高峰。DG区死亡细胞相对于海马其他区及颞叶皮层较少,而海马CA1区则相对其他区为最多。结论大鼠脑复苏后颞叶及海马发生缺血损伤,海马部位较颞叶持续时间长,MR可动态反映复苏后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病理变化过程和损伤程度,可作为心搏骤停和复苏后全脑缺血损伤评价的有效手段。
|
关 键 词: | 磁共振成像 脑缺血 大鼠 对比研究 |
收稿时间: | 2008-06-12 |
修稿时间: | 2008-09-0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