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补阳还五汤对紫杉醇诱导的大鼠外周神经痛模型的治疗作用与其机制的探究
引用本文:缪霆,孟宪泽,何宏,纪晓军.补阳还五汤对紫杉醇诱导的大鼠外周神经痛模型的治疗作用与其机制的探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5):595-601.
作者姓名:缪霆  孟宪泽  何宏  纪晓军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 266003)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2016M602101);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 2017-350)
摘    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紫杉醇(paclitaxel,PTX)诱导的大鼠外周神经痛(PTX-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PIPNP)的治疗作用,并探究其对脊髓大麻素Ⅱ型受体(CBR2)-脊髓星形胶质细胞(GFAP)-炎症因子(TNF-α、IL-β)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和AM630组4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第1、3、5、7天分别腹腔注射PTX 2 mg/kg,于第14天建立稳定的外周神经痛模型。治疗组在建模后予补阳还五汤2.5 g/kg灌胃连续治疗14天。AM630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每天于灌胃前予CBR2阻滞剂AM630腹腔注射3 mg/kg。疼痛行为学测试采用UP and Down法测试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 threshold,MWT)。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CBR2和GFAP表达情况,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脊髓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WT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MWT显著增高(d20~d28,P0.05,P0.01),AM630组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BR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FAP、TNF-α、IL-β表达量均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CBR2表达量增加(P0.01),GFAP、TNF-α、IL-β表达量均降低(P0.01),AM630组以上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治疗PIPNP,其可通过激活CBR2并下调GFAP活化和炎症因子释放介导镇痛作用。

关 键 词:补阳还五汤    紫杉醇    外周神经痛    大麻素Ⅱ型受体    星形胶质细胞    炎症因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