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细胞癌肝切除患者的应用价值 |
| |
作者姓名: | 吕厚宽 刘晓晖 |
| |
作者单位: | (海南省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 1. 药剂科 2. 普通外科,海南 海口 571100) |
| |
摘 要: | 背景与目的: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肝细胞癌(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然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切除难以避免的并发症,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疗效和预后。由于氧化应激和炎症是诱导HIRI的重要机制,故本研究探讨抗炎类护肝药异甘草酸镁联合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肝癌肝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间90例行肝切除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组术后采用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均为每天1次,连续7 d。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术前与术后3、7 d的氧化应激与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术后1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方式、肝切除范围以及肝功能、氧化应激与炎症因子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肝门阻断时长、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7 d的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超氧化物岐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未见皮疹、瘙痒或过敏症状发生。观察组术后1个月内肝功能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4% vs.11.1%,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癌肝切除术患者的肝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且优于单纯抗氧化治疗,该作用可能与抗炎抗氧化双重作用后有效抑制HIRI有关。
|
关 键 词: |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异甘草酸镁 氧化性应激 炎症 |
收稿时间: | 2020-01-10 |
修稿时间: | 2020-02-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