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翻修原因及危险因素
引用本文:李方财,张 宁,陈其昕,陈维善.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翻修原因及危险因素[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8):696-700.
作者姓名:李方财  张 宁  陈其昕  陈维善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310009 杭州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310009 杭州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310009 杭州市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572177)
摘    要:目的:探讨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翻修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132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单一后路手术、融合范围5个椎体或以上、随访时间至少2年。其中男49例,女83例;年龄40~78岁,平均61.8±15岁。手术节段5~14个椎体,平均7.9±1.8个椎体。随访时间2~5年,平均3.7±1.2年。60例上位固定椎选择于T10或以上,72例选择于T10以下;69例下位固定椎选择于L5,63例选择于骶骨或髂骨;采用三柱截骨37例。统计翻修率,并分析不同翻修原因的危险因素。结果:132例中共15例17个并发症行翻修手术,翻修率11.4%。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41~75岁,平均59±17岁。翻修原因包括近端交界区并发症占29.4%(5/17),假关节形成或内置物断裂占23.5%(4/17),冠状位及矢状位失平衡各占11.8%(2/17),远端交界区并发症占11.8%(2/17),椎弓根螺钉误置、急性期深部创口感染各5.9%(1/17)。性别、年龄与翻修率无显著相关(χ~2=0.104,P=0.747,χ~2=0.151,P=0.698);上位固定椎选择与近端交界区并发症无显著相关(χ~2=0.063,P=0.802);下位固定椎选择于骶骨或髂骨组的近端交界区并发症翻修率较L5组显著增加(χ~2=2.033,P=0.041);三柱截骨组棒断裂、冠状位失平衡较未行三柱截骨组显著增加(χ~2=5.214,P=0.022)。结论: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包括近端交界区并发症、假关节形成或内置物断裂以及脊柱失平衡;三柱截骨会增加棒断裂及冠状位失平衡;融合至骶骨或髂骨会增加近端交界区并发症。

关 键 词:退行性  脊柱侧凸  翻修  外科手术
收稿时间:2016/6/27 0:00:00
修稿时间:2016/7/11 0:00:00

The reasons and risk factors for revision surgery in degenerative scoliosis
LI Fangcai,ZHANG Ning,CHEN Qixin.The reasons and risk factors for revision surgery in degenerative scoliosis[J].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2016(8):696-700.
Authors:LI Fangcai  ZHANG Ning  CHEN Qixin
Institution:Spine Surger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School,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9, China
Abstract:
Keywords:Degenerative  Scoliosis  Revision  Surgery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