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气血辨证”理论探讨益气和血方对CCL4诱导的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TGF-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姓名:李晓玲  孙凤霞  郭雨菲  张燕洁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 北京 100010
基金项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学科建设项目-中医肝病学;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JDZX2015182)。
摘    要:[目的] 探讨益气和血方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SD雄性大鼠4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两组。连续造模6周后将模型成功的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和血方低剂量组、益气和血方中剂量组、益气和血方高剂量组、扶正化瘀组5组。第10周末,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对大鼠肝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在大鼠肝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和血方中高剂量组和扶正化瘀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显著降低(P<0.01),白蛋白(ALB)和胆碱酯酶(CHE)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与益气和血方低剂量组比较,益气和血方高剂量组ALT、AST、TBIL、ALP含量显著降低(P<0.01),ALB、CHE含量显著升高(P<0.01);益气和血方中剂量组ALT、AST、TBIL含量显著降低(P<0.01),ALB含量显著升高(P<0.05);扶正化瘀组ALT、AST、TBIL、ALP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CHE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扶正化瘀组比较,益气和血方高剂量组ALT、AST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ALB含量显著升高(P<0.01)。2)益气和血方中、高剂量组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肝小叶内肝细胞索排列较为整齐,病变面积明显减少,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肝小叶周围纤维组织明显减少。益气和血方低剂量组肝小叶结构破坏程度较模型组相比减轻,肝细胞排列不整齐,可见部分细胞空泡或脂肪样变,部分肝细胞间仍可见一定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3)益气和血方各剂量组和扶正化瘀组TGF-β1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扶正化瘀组、益气和血方中高剂量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益气和血方低剂量组(P<0.01),益气和血方高剂量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扶正化瘀组(P<0.01)。[结论] 益气和血方能够显著改善CCL4诱导的肝硬化大鼠的肝功能,抑制肝硬化的进展,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或抑制TGF-β1的蛋白表达有关。

关 键 词:“气血辨证”理论  益气和血方  肝硬化  治疗作用  TGF-β1
收稿时间:2024-06-24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中医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